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扬帆向百年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2024年新年贺词

发布人:张陆祺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岁序常易,华章又启。值此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我们谨代表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如约向全院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院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海工学院坚定信念、勇毅前行的一年,也是海工师生辛勤耕耘、奋发有为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夯实忠诚担当本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党委扎实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力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行政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全面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优化调整基层党支部设置,将支部建在教学研究部上,助推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常态化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党日活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目前学生入党申请率已超过70%,多个党支部、党员和党日活动获得校级表彰,党建领航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这一年,我们擦亮奋斗笃行底色,坚持勇立潮头,向海图强。秉承“错位发展、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围绕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牧场两大核心应用,积极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及博士点论证,凝练智慧船海工程、水声工程与海洋机器人、海洋环境保障与海岸工程三大科学研究方向。拖曳水池智能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海路通”高性能计算集群完美助力日常教学和科研。学院有组织科研和平台建设取得实效,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数和落实科研经费数均较上一年实现倍增,主持的国家重点及重大任务进展顺利;新增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远海装备与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参与国家实验室和省实验室建设,获批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荣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助航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持续提升。

这一年,我们淬炼人才培养成色,坚持筑海之路,育工之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宽口径、强基础的海洋工程与技术本科培养模式,系统推动课外联合实习基地建设,精心打造学生科创作品展示海创空间,强化构建“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创新训练—科创竞赛”相融合的学生科创训练体系;首次承办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造大赛华南区域赛,牵头举办中山大学首届无人艇自航模挑战赛、船模竞速赛,营造“以赛促学,以赛助创”工科育人氛围;学院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50项,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重要突破;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升学深造、建功立业,广受行业好评,创新驱动引航卓越工程师培养能力稳步提升。

这一年,我们营造海工文化亮色,坚持筑巢引凤全面发展。常态化开展海路论坛、学术沙龙,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性推进教师和党政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履职服务能力;坚持推进“人才强院”建设,获得省级和校级人才项目支持;全新打造“滨海综合办公区”,提升师生幸福感和归属感。学工举办一系列“学生有需求、形式有特色、服务有成效”的理论学习、生涯规划、文体实践项目,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院本年度先后获评中山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校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等,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获评校级优秀奖项,团委书记获评中山大学辅导员年度人物,各年级学生在多项文体、实践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护航海工师生追求卓越捷报频传。

挥别2023年,我们要向全体师生和校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感恩我们勠力同心,共筑学院发展之路;也要向所有支持学院建设的朋友们表达最衷心谢意,感谢我们携手并进,共谋学院启航新篇。

奔赴2024年,启航新征程的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发展新蓝图,锚定航程新目标,践行科技报国信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向祖国成立75周年和中山大学百年华诞献礼。

恭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顺遂!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

202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