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资讯 | 我院团委获评2023-2024学年中山大学标杆团委培育单位
近日,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培育2023-2024年度标杆团委、样板团支部的决定》,我院团委获评2023-2024年度标杆团委培育单位,22级水声与控制团支部获评样板团支部培育团支部。

校党委张琪副书记为我院(左二)授奖
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团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增强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擦亮思想底色,引领青年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全覆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两条轨道,抓牢“党支部、团支部(含四个功能型团支部)、青马学堂、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四个抓手,通过“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理论研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力求擦亮学院青年忠诚“本色”、奋斗“底色”、海工“特色”。

淬炼支部成色,动员青年主动挺膺担当。按照各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在本科生中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团支部,并积极推进“团支部+志愿服务组织/社区+X”实践育人模式,与周边社区和志愿者协会等达成稳定合作意向,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强专业认同感和青年使命感;在研究生中以教学研究部纵向设置团支部,鼓励以团日活动的形式广泛发动研究生青年承接大型学术会议志愿服务、百千万青年突击队工作,在科考航次成立临时团支部的同时,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引领青年向党组织靠拢。

指导院学生会、研究生会、青马学堂、中山大学水下机器人研究学社成立功能型团支部,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学生骨干能力提升训练营和学生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利用学院工作月报和电梯宣传栏,拓宽工作宣传和建议反馈收集渠道。
彰显奋斗本色,凝聚青年投身强国建设。深度融入学院“课程教学—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创新训练—科创竞赛—实习实训”科研育人体系,共同营造“以赛促学、以赛助创、以赛聚志”的工科育人氛围。

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中山大学水下机器人研究学社,联动各学生党支部,为学生提供“队伍组建、备赛指导、路演提升、竞赛保障、经验分享”全过程服务,通过“赛”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参加科创实践训练;针对各年级、专业学生不同需求,打造“海友学术咖啡屋”、“海友话成长”朋辈分享平台、“学海灯塔”学术创新提升项目等服务项目矩阵,搭建学科交叉、本研贯通、创新赋能平台,共同支持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术创新水平提升。

打造海工特色,服务青年回应时代所需。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立足中山大学世纪华诞重要时间点,学院团委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紧扣学院专业特色和师生成长所需,构筑“朋辈领航、师生联动、本研融合、校友助力”的成长道路,助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生涯规划选择和全面成长成才。学院学生会连续三年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研究生会获评2023-2024年度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会。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团委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好中大人的红色基因,锚定“海洋强国”建设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为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创新型海工人才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