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论坛 | Frank Lim教授《深水立管系统设计挑战》讲座顺利举办
2025年3月14日上午,我院在海琴三号A316教室成功举办第29期“海路论坛”。此次讲座邀请到2H Offshore公司前全球总裁、现首席顾问Frank Lim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Design Challenges of Deepwater Riser Systems”(深水立管系统设计挑战)的精彩报告。论坛由我院副院长许亮斌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吸引了50多名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立管作为海洋油气开采中的关键部件,承担着将海底油气资源输送至海面设施的重要任务。Frank教授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深水立管类型,包括钢悬链线立管(SCRs)、柔性立管、混合立管,使大家对深水立管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报告中,Frank教授深入分析了深水立管设计中的关键挑战。他指出,焊接关键性(Weld Criticality)和涡激振动(VIV)是深水立管设计中尤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深水立管容易受到海流和波浪的影响,从而导致涡激振动,增加疲劳风险,因此减轻涡激振动的技术成为了设计中的重要课题。此外,深水立管还面临着长距离不支撑段、强烈水流和波浪、移动平台和大幅度的结构运动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结构疲劳、变形以及失效的风险。考虑到深水立管的设计寿命要求为20到30年,且失效成本极高,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了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Frank教授还以具体产品为例,介绍了热塑性复合管(TCP)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与传统金属柔性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并分享了深水立管设计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新型材料和结构优化技术等。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深水油气开采技术的发展,也为应对日益复杂的深水环境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Frank教授表示深水立管作为浮式油气生产系统的关键组件,具有高度专业化,而非广泛生产和使用的商品。其设计和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行业经验的不断积累,早期工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同时,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立管重量的控制也将推动设计的发展。各项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深水立管设计和实施的创新。

此次讲座不仅激发了大家对于深水立管系统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让师生们对深水立管系统的设计挑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拓宽了大家对海洋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的视野,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