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 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人: webmaster

        2025年9月22日-23日,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汉江国家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广东省深海水声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声学与海洋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聚焦水声学的前沿发展,深入探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水声领域的融合应用。来自部队单位、大学、研究所、企业等涉及水声和海洋单位的4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300余篇。

        9月22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水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殷敬伟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代表主办单位向承办单位以及与会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感谢。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军研究员代表中国声学学会致辞,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充分利用此次会议的契机,展开深入交流并激发创新思想火花,并对水声分会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诚挚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并介绍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及“大海洋学科群”的发展现状。水声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杨益新教授代表水声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一届水声学分会委员。

▲水声分会副主任委员殷敬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军研究员致辞

▲水声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益新教授作工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郭永刚研究员、汉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伏虎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深海所马丽娜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李伟昌教授分别就海底观测网建设进展及其台风监测研究;声纳悖论——未来声纳发展思考:从环境对抗到认知协同;光纤水声探测阵列技术的现状、挑战与发展;基于多维表征和深度学习的声波场分布感知等前沿问题做了精彩的大会主旨报告。

        为期2天的学术会议中,23位报告人分别针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水下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作专题报告,168位报告人聚焦水声物理、水声信号处理技术、水声换能器技术、水下目标多物理场特性、水声大数据与目标识别、水声通信与组网、极地声学等关键技术领域汇报了最新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水声领域的融合应用。

        9月23日下午,会议圆满闭幕,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李整林院长代表会议承办方对学会及分会的支持、领导专家学者、会议代表、参展企业及志愿者团队表达了感谢,并代表水声学分会宣布下一届全国水声会议将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李整林院长主持闭幕式

        本次会议为国内专家学者提供了展示水声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水声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以此为契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期实现水声技术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能力提升,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以水声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贡献“海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