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人: webmaster

2021年12月25日,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分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京大学、丹麦技术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船海强校及研究机构的52位优秀青年学者报名参会。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出席会议,由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立子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赵立子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对参加此次论坛的优秀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赵立子书记指出,中山大学为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于2017年5月成立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学院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现已成为中山大学大海洋学科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学院院长对学院发展进行了进一步介绍。他指出,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秉承“逐梦海洋,装备筑路”的发展理念,依托中山大学“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极地破冰船等重大科研平台,聚焦绿色、智能、安全高端海洋装备与技术,重点建设智慧船海结构物、海洋机器人、水声工程与信息、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四个方向。学院坚持原始创新、自立自强,发展海洋装备实尺度、实海况、综合性能基础理论,构建“全尺度虚拟仿真+综合性能实验+海上中试试验+实海况海试实验”四位一体研究体系,研发先进海洋装备与技术,在海工仿真与安全、海上能源平台、新型能源船舶、科考船国际标模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和优势。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特别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育工作,针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提升,设立“明月星辰”计划,为新入职、想作为的青年学者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保障。希望更多青年才俊与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共同成长,凝心聚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海洋工程与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地、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引领高端海洋装备发展的新高地和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为解决船舶与海洋工程问题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方案、新途径。

 

学者和学院教师按研究方向分组进入三个分会场开始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会场分别由学院副院长谢鹏副教授、院长助理蔡华阳副教授和教工党支部书记胡青教授主持。每位学者依次分享了个人学术经历、研究成果及接下来的研究计划,并就相关学术问题与学院教师展开积极探讨。本次论坛在热烈的交流气氛中圆满结束。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增进了青年学者对学校和学院的了解。目前学院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诚邀海内外有志于投身海工事业的人才加盟我院,与学院共同筑海之路、育工之匠,为实现海洋强国梦贡献中大海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