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孙鹏楠副教授获得首届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国际在线研讨会Best Presentation Award奖

发布人: webmaster

8月17日,首届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国际在线研讨会(SPH Online International Workshop)成功举行,会议由日本京都大学计算力学研究专家、Ocean Engineering、Applied Ocean Research等期刊编委Abbas Khayyer教授主持,我院孙鹏楠副教授受邀参会。

研讨会中,我院孙鹏楠副教授做了题为Extension of the δ-SPH model to compressible multi-phase flows with large volume variations in the gas phase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介绍了一种新型强可压的多相流SPH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积自适应粒子撕裂-融合算法,通过模拟水下高压脉动气泡、空化气泡的溃灭与射流及其与结构物的耦合作用等问题,对该SPH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验证,为海洋工程中气枪气泡与海底资源勘探、螺旋桨空泡与剥蚀、水下爆炸与结构毁伤等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由天津大学李绍武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Benedict Rogers教授、英国伦敦城市大学Shiqiang Yan教授、英国剑桥大学Dongfang Liang高级讲师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该项研究表示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报告获评大会颁发的Best Presentation Award奖。

 

SPH Online International Workshop颁发的Best Presentation Award证书

 

此次研讨会邀请到国际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研究委员会(SPHERIC)主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Benedict Rogers教授进行开场报告,天津大学李绍武教授进行闭幕报告,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北京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和中山大学的5名青年学者受邀做学术报告。一同参会的还有Applied Ocean Research主编林鹏智教授,以及京都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从事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同交流关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院孙鹏楠副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此外,研讨会还专门设置了Panel Discussion环节,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Benedict Rogers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任冰教授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Songdong Shao教授等领衔,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展开讨论。

我院孙鹏楠副教授长期从事海洋工程流固耦合动力学、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理论与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Physics of Fluids》、《Ocean Engineering》、《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Applied Ocean Research》《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等海洋工程和计算力学知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5篇,论文累计被引用690余次。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是近年来在自由液面流动、多相流、固体力学、流固耦合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拉格朗日粒子法。欢迎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登录SPHERIC (SPH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ty)官方网站https://spheric-sph.org/,了解SPH研究领域的国际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