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生活动回顾(4)战“疫”有我:“全副武装”守国门
黄文进,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2017级1班本科生,共青团员,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学院青马学堂学员。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境外疫情持续蔓延之时,他主动报名参加外事志愿者队伍,3月23日起在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深圳湾口岸等地参与服务工作。

(图中左为黄文进)
3月27日晚11点半,黄文进坐在从深圳湾口岸回家的车上,脑海中闪现的依旧是过去几天疲惫却充实的战“疫”志愿活动,此时的他作为全组最后一名离岗志愿者,刚刚结束了在深圳湾口岸一天的服务工作,因为担心弄脏防护服已经近7个小时水米未进。

就在几天前,刚刚完成海洋声学作业的黄文进偶然看到年级群里转发的广东省紧急招募外语志愿者的推送。从推送中他了解到,自三月初广东省出现首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省内防控疫情的重点已经转向防控境外输入,尤其是机场、入境关口等地的防疫压力与日俱增,急需招募外语志愿者帮助入境人员进行情况申报,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核实情况等。尽管还没有过担任外语志愿者的经历,但作为班级团支书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时期,黄文进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义务响应号召,和学院诸多优秀青年学子一道,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3月23日,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210644例,这一天,黄文进接到了服务队伍的紧急通知,第二天便需要到岗服务。由于外语志愿者对能力和情绪的要求更高,上岗之前他和志愿者伙伴参加了系统的培训,从防控政策解读,到防护服装使用规范,从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方法,再到帮助南山区桃源街道办制作英文版防控指挥部最新工作指引,志愿者团队的精心安排帮助黄文进进一步了解了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也为更好的守护国门储备了能力。

(图中左三为黄文进)
外语志愿者实行APN三班排班模式,黄文进被分配参加27日16时至23时的服务工作。带好防护面具、穿上防护服、与早班志愿者完成工作交接,黄文进正式开始了在深圳湾口岸的志愿服务,主要负责在旅客分流点,指导入境的海外留学生、海外工作人员和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申报个人信息,为他们测量体温、讲解我国疫情防控的知识与政策,并将他们引导至分流点。但由于深圳机场、蛇口码头和深圳湾口岸的入境人员全部需要在深圳湾口岸分流,因此工作量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服务一天,重复了无数次的‘往返跑’,常常是帮助一名旅客登记好信息、将其引导到至分流处转运车后,就要一路小跑返回,帮助下一名入境人员。卫生间怎么走、转运车什么时候到、需要在哪里隔离,一天回答了太多遍,我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忘记了。”因为工作量较大,更是害怕弄脏防护服,黄文进和团队其他志愿者在7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基本没有吃饭、喝水、上厕所,“穿上防护服比想象中更要闷热,里面的衣物其实早就湿透了,到后来也有些跑不动了,但我依旧觉得自己特别荣幸,不仅是因为收到了不少旅客的感谢和赞扬,更是让‘全副武装’的我感受到了守护国门的责任和光荣”。

(黄文进在深圳湾口岸服务点)
回忆起这几天的志愿服务经历,黄文进表示,深入一线才愈发感受到基层工作人员平凡工作需要的踏实勤恳和耐心细致;在防护服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才更能理解医护人员“冲锋陷阵”的担当奉献和大爱情怀。
3月28日,黄文进作为志愿者代表接受了《宝安日报》采访,在问到他是否还愿意参与这样的志愿服务时,他说:“我仍然是一位储备志愿者,只要有需要,我会时刻准备着!”
初审:张陆祺
审核:刘军
审核发布:贾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