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论坛 | 陈鹰教授《海底AUV,水下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讲座成功举行
2025年4月18日下午,我院“海路论坛”第31期在海琴3号A318举行。邀请到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鹰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海底AUV,水下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的精彩报告,论坛由我院副院长谢鹏教授主持。
陈鹰教授基于水下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系统介绍了为海洋环境设计且能在人类难以直接到达的海洋深处执行各项任务的自主或遥控操作设备。他表示,水下机器人技术作为海洋工程技术的"皇冠",正引领着海洋科技的飞速发展。
报告中,陈鹰教授重点阐述了自动化(Automation)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两大核心技术(A²)对水下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他指出,“上天容易下海难”,不同于陆地或太空环境,海洋深处面临着极大压力、低能见度以及通信困难等特殊挑战,使得水下机器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报告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水下机器人尤其是AUV在多个领域的关键应用。在沉船探索与海洋考古方面,配备高精度声呐和光学成像系统的水下机器人能够在不干扰遗址的情况下,创建沉船的高分辨率3D模型,为考古学家提供前所未有的研究资料;在海洋资源勘探方面,水下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深海热液活动监测等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领域;在海洋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方面,水下机器人可长期监测海洋环境变化、收集海洋生物样本、记录深海生态系统等,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陈鹰教授分析了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更长的续航能力、更高的智能化水平、集群协作能力以及与其他海洋装备的融合等方面。陈教授也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深海通信瓶颈、能源限制、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决策等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互动环节中,陈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关于水下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本次论坛为师生提供了与行业顶尖专家交流的宝贵机会,增强了大家对于海洋工程技术尤其是水下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解。

▲论坛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