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2020年招聘启事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定位于珠海校区办学。学院主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在学科上形成聚焦深远海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装备”链条式特色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学校涉海特色学科优势,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具深海海洋工程特色,成为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领域。
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学院瞄准世界学科前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智能水下机器人、水下通信与探测技术、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四个学科发展方向,主要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高性能多体水面航行器、智能水下机器人、海洋油气开采装备与技术、海洋矿产开采装备与技术、水下通信与探测技术、深远海渔业装备、河口海岸学与岛礁工程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学院将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聚焦海洋工程与技术研发建设各类科研平台,有序推进深海工程、海洋装备等方面的平台建设。目前在河口海岸学及海岸工程方面具有特色和传统优势,现有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共建,成立于2010年)、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建,成立于2011年)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
目前,学院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急需引进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了各项科研、生活保障条件;2020年起,珠海校区新建办公大楼陆续交付,学院具有独立的办学空间,也将为学院教学、科研发展提供充足的公共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加盟!

一、招聘研究团队和方向
1、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围绕海洋工程装备与关键技术,着重发展深海海洋装备与技术,主要包括海上新能源装备与技术、高性能水面航行器、海洋资源勘探开发装备与技术、跨介质高速航行器四个研究方向。
重点开展潮流能装备、波浪能装备、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海上综合能源生产与补给系统、深水渔业养殖装备与技术、高性能多体水面航行器、跨介质高速航行器、海洋油气开采装备与技术、深海矿产开采装备与技术等装备与核心关键技术研发。
团队负责人:邓锐副教授(博导)、马勇副教授(博导)、谢鹏副教授(硕导)
2、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
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所以海洋科学观测、海洋资源开发和国家安全为主要应用领域,开展海洋无人航行器(智能水下机器人)相关的系统设计与集成、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智能感知与决策、多无人系统协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团队负责人:姜大鹏副教授(博导)
3、水下通信与探测技术
紧密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以水声为基础,主要开展海洋声学通信、导航和定位技术,以及海底小目标探测、地形地貌成像技术、海洋环境参数声学观测、多目标协同等装备和技术研发。
团队负责人:胡青教授(博导)
4、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
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方向是中山大学的特色学科,已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可追溯到1964年,承担过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重点、重大项目。以河口海岸为核心,主要开展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地貌”、河口环境与生态、近岸资源与环境、环境海洋、海岸工程、人工岛礁岸线安全与工程防护技术等研究,与河口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地球化学过程、地貌演变等进行多学科交叉,针对河口海岸的独特性,建立河口海岸学多过程多学科交叉的有机研究体系,扩展“流域-河口-陆架-岛礁”体系研究。
团队负责人:杨清书教授(博导)
二、招聘岗位
(一)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20年计划引进20人)
1、领军人才: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海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取得公认的科研成果。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青年学术骨干: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的学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4、助理教授:应具有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或本领域优势学科所在高校的本硕博学习经历且取得博士学位,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二)专职研究人员(2020年计划引进25人)
1、 博士后: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注: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本校相同一级学科的流动站。
2、专职科研系列人员:
(1)特聘研究员:具有显著学术潜力,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已发表有不少于3项突出的学术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成果数量可适当减少;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博士后、讲师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经历的人员;至少主持过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海外申请者可不要求项目)。年龄不超过38周岁。
(2)特聘副研究员:具有较大学术潜力,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已发表有不少于2项突出的学术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成果数量可减少到1项;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8周岁。
三、薪资待遇
(一)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安家补贴、配套启动经费、博士生指标等;
(二)学校为专职研究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岗位薪酬、年度绩效等;申请后允许以副高职称申请课题;博士后考核合格出站后,可申请继聘3年的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
(三)以上职位均可享受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工作补贴。
四、联系方式
以上岗位长期有效,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与我院联系!
联系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滨红楼11栋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6-756-3668513
联系邮箱:wangjing27@mail.sysu.edu.cn